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正文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六十八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祝其氏。
宋戴公之子公子祝其大司寇,因氏焉。
汉有清河都尉祝其承先(俱同上)
魏州故禅大德奖公塔碑 唐 · 公乘亿
 出处:全唐文卷八百十三
盖闻妙谛惟元。
不可以一理测。
真筌至奥。
不可以诸相求。
随万物而泯色空。
而不生不灭。
超三界而越尘垢。
故无去无来。
此乃不思议者。
其惟西方释迦牟尼佛之谓乎。
伏自教传西域
化被中原。
汉明推入梦之祥。
梁武显施身之愿。
语其大也。
外不见须弥之广。
言其小也。
内不知芥子之微。
斯乃梵玺裒然。
代代相付。
肇自摩诃迦叶。
迄于帅子尊者。
统为二十三代。
而后达摩多罗降于汉土。
至能秀分之为七。
而后苞披叶附。
派别脉分。
真宗不泯不灭者。
则我大觉大师固有系焉。
和尚姓孔
字存奖
家本邹鲁。
即阙里之裔孙也。
乃祖乃父。
因官隶于蓟门
历祀既深。
籍同编人。
和尚以无量劫中。
修菩萨行。
及兹降世。
岂同凡伦。
当衣采之妙龄。
蓄披缁之大志。
未踰七岁。
即悟三乘。
启白所亲。
恳求剃落。
遂于蓟三河县盘山甘泉院依止禅大德晓方。
乃亲承杖履。
就侍瓶盂。
启顾全身。
惟思半偈。
大中五年
伏遇卢龙军节度使张公奏置坛场。
和尚是时戒相方具。
而后大中九年
再遇侍中张公重起戒坛涿郡
请和尚以六踰星纪。
三统讲筵
宣金石之微言。
示玉毫之真相。
三千大千之世界。
靡不瞻依。
十一十二之因缘。
竟无凝滞。
禅大德元公者。
临济大师也。
和尚一申礼谒。
得奉指归。
黄檗之真筌。
授白云之秘诀。
所为醍醐味爽。
乍灌顶以皆醒。
薝卜花香。
才经手而分馥。
一旦旋辞旧刹。
愿历诸方。
西自京华。
南经水国。
至于攀萝冒险。
蹈石眠云。
吴会兴废之都。
尽梁武庄严之地。
无不追穷圣迹。
探讨朝宗。
后过钟陵
伏遇仰山大师方开法宇。
大启禅扃。
赴地主之邀迎。
会天人之供施。
面陈奥义。
众莫能分。
和尚立以剖之。
如刀解物。
仰山目眙击指。
称叹再三。
遽闻临济大师巳受满相蒋公之
才凝省侍。
飞锡而遽及中条。
寻获参随。
置杯而将渡白马。
当道先太尉中令何公。
专发使人。
迎请临济大师
和尚翼从一行。
不信宿而至于府下。
而乃止于观音寺西禅院
而得簪裾继踵。
道俗连肩。
曾未期年。
是至迁化。
盖和尚服勤道至。
展敬情深。
无乖灵堵之仪。
克尽荼毗之礼云。
乾符二年
幽州节度押两蕃副使检校秘书御史中丞赐紫金鱼袋董廓及幽州临坛律大德沙门僧惟信并涿州石经寺监寺大德宏屿等。
咸欲指陈盘岭。
祈请北归。
和尚欲徇偫情。
将之蓟部。
晨诣衙庭。
启述行迈。
先时中丞韩公之叔曰赞中。
遽闻告云。
抚掌大敬。
乃曰。
南北两地。
有何异也。
魏人何薄。
燕人何厚。
如来之敬。
岂如是耶。
和尚辞不获巳。
许立精舍。
韩公之叔常侍及诸檀信。
鸠集财货。
卜得胜槩。
在于南砖门外。
通衢之左。
成是院也。
有如化成。
将梓俱来。
文石与珷玞荐至。
重廊复道。
翠松青。
四户八窗。
风轻月朗。
和尚乐兹幽致。
用化偫迷。
开解脱门。
演无量法。
能使天花散地。
水月澄空。
常与四众天人。
皆臻法要。
六州士庶。
尽结胜因。
岂谓一念俱尸。
奄从物化。
斯乃文德元年七月十二日也。
享龄五十九。
僧腊四十一。
有亲信弟子藏晖行简。
一以主丧
一以传法。
大德奉先师之遗命。
龙纪元年八月二十二日
于本院焚我真身。
用观法相。
阖城禅律。
继踵争来。
四达簪裾。
连肩悉至。
于是幡花蔽日。
螺呗喧天。
火才发而云自愁。
薪不加而风助势。
三日三夜
号礼如斯
于香烬之中。
得舍利一千馀粒。
诸寺大德。
各各作礼。
分供养焉。
于戏。
雪氎如故。
其仪宛然。
捧一履以徒悲。
仰双林而莫见。
遂建塔于府南贵乡县薰风里。
附于先师之塔志也。
亿到职之初。
曾获瞻礼。
法主大德藏晖。
不以亿才业庸浅。
具闻于我公。
撰斯文。
亿秉笔惕然。
得尽芜鄙。
铭曰。
传如来教。
厥惟大雄。
百千劫外。
方丈室中。
慈悲是念。
色相皆空。
端然不动。
岂染尘蒙。
矫迹三界。
安心四禅。
身虽是假。
道本无边。
璞内有玉。
火中生莲。
传法何处。
随其有缘。
越绝支遁
匡庐远公
高情远致。
迹异心同。
既离邪缚。
肯处凡笼。
松轩竹径
空悲夜风。
我性不动。
我心就然。
果得舍利。
粒粒珠圆。
幡花艳闪。
螺呗交连。
唱偈作礼。
声彻梵天。
宝刹新建。
招提旧踪。
莲芳不见。
葱岭谁逢。
响亮朝磬。
清泠夜钟。
历千万祀。
传我禅宗。
望思台795年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望思台
望思台者。汉武帝戾太子之所建也。事具汉书。夫立人之道。本乎情性。生而知曰性。感而动曰情。性虽生情。情或灭性。是以圣人患其然而为之节。诚而明之。中而庸之。建以大伦。统以至顺。伦莫极于父子。顺莫先于慈孝。然而全之者正也。慈不得其正则失子。孝不得其正则失亲。救失之术。存乎善教。昔者三王之教世子也。如周公乃为太傅。如召公乃为太保。如太公乃为太师。左右前后。罔非端士。礼以专其目。乐以一其耳。仁以制其气。义以凝其情。故非僻之心。无自入也。谗慝之口。莫能间也。父子君臣之道。所以全也。汉则不然。世子非三代之贤。保傅无二南之老。左右前后。惟刑馀罪人。目流于靡慢。耳溺于惉滞。气溢于宠渥。情荡于骄奢。于是非僻之心。得以入矣。谗慝之口。得以间矣。父子君臣之道。所以离矣。向使太子师友尊严。左右端肃。虽江充之诈。岂敢以不义而加之耶。向使太子孝德彰闻。仁声茂著。虽武帝之惑。岂遽以大逆而疑之耶。向使太子早服师训。少知教义。岂忍一朝之忿。弃其亲而忘其身耶。由是言之。其所以陷于此者渐矣。殆哉当时之势也。国亡冢嗣。武老昭弱。京师喋血。天下疑动。若无霍光受负图之寄。秉不夺之节。斥昏建明。镇翊鸿业。则必庶孽寻戈。起商参之祸。奸臣乘衅。行羿浞之事。汉家之祀。岂及三七哉。此有社稷者之所宜深戒也。乙亥岁。予经于湖。登兹荒台。望古太息。以为遇夫一物。有可以垂训于世者。秉笔之士。未尝阙焉。乃作铭曰。
人伦大统,天性是宝。
虽曰自然,亦资斧藻。
皇父子,一失其道。
四海为家,不能相保。
荒台岿而,千古之悲。
悔目空断,冤魂不归。
疑生于微,祸积于基。
苟有明义,谁其间之。
嗣维邦本,本动邦危。
于呼后王,鉴兹在兹。
宣州高大夫846年 唐 · 杜牧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五十二
某顿首再拜。
自去岁前五年。
执事者上言云。
科第之选宜与寒士。
凡为子弟。
议不可进。
熟于上耳。
固于上心。
上持下执。
坚如金石。
为子弟者。
鱼潜鼠遁
无入仕路。
某窃惑之。
科第之设。
圣祖神宗所以选贤才也。
岂计子弟与寒士也。
古之急于士者。
取盗取雠。
取于夷狄。
岂计其所由来。
况国家设取士之科。
而使子弟不得由之。
若以科第之徒。
浮华轻薄。
不可任以为治。
则国朝自房梁公已降。
有大功立大节。
率多科第人也。
若以子弟生于膏粱。
不知理道。
不可与美名。
不令得美仕。
则自尧已降。
圣人贤人。
率多子弟。
凡此数者。
进退取舍。
无所依据。
某所以愤懑而不晓也。
尧。
天子子也。
禹。
公子也。
文王
诸侯孙与子也。
武王
文王子也。
周公
文王之子武王之弟也。
夫子。
天子裔孙宋公六代大夫子也。
春秋时
列国有其社稷。
各数百年。
其良臣多出于公族及卿大夫子孙也。
鲁之季友季文子叔孙穆子叔昭子孟献子
皆出于三桓也。
臧文仲武仲出于公子彄。
柳下惠出于公子无骇(诸侯之子称公子公子之子称公孙公孙之子称公族以王父字为氏展禽是也)
宋之良臣。
多出于戴桓武庄之族也。
举其尤者。
华元子罕向戌是也。
卫之良臣。
亦公族及卿大夫之裔也。
举其尤者。
公子荆公叔发公子朝。
皆公族也。
子鲜
公子也。
史狗史鱼宁武子
卿大夫之裔也。
齐之晏婴
晏桓子子也。
曹之子臧
公子也。
吴之季札
王子也。
郑之良臣。
皆公孙公族也。
举其尤者。
子封子良子罕子展子皮子产子张子太叔是也。
楚之良臣。
子囊子西子期
皆王子也。
子庚
王孙也。
其卿大夫之裔。
斗氏生令尹子文
后有斗辛斗巢斗怀昭王反国皆有大功)
蔿氏生蔿贾孙叔敖薳启疆薳子凭薳掩薳罢
屈氏生屈荡屈到屈建
六国时有昭奚恤
公族也。
屈原
诸屈后也。
皆其祖先于武王文王时。
基楚国为霸者。
用其子孙。
其社稷垂九百馀年。
至于晋国最为强。
其贤臣尤多。
有赵氏魏氏韩氏狐氏中行氏范氏荀氏羊舌氏栾氏却氏祁氏。
其先皆武公献公文公勤劳臣也。
用其子弟。
召诸侯而盟之者。
仅三百年。
在六国。
齐之孟尝
赵之平原
魏之信陵
皆王子王孙也。
齐复有司马穰苴
亦王族也。
其在汉魏已下。
至于国朝。
公族之子弟。
卿大夫之冑裔。
书于史氏为伟人者。
不可胜数。
不知论圣贤才能于子弟中。
复何如也。
言科第浮华轻薄。
不可任用。
则国朝房梁公元龄。
进士也。
太宗二十一年
为唐宗臣。
比之伊吕周召者。
郝公处俊
进士也。
宰相时。
高宗欲逊位与武后
处俊曰。
天下者。
高祖太宗之天下。
非陛下之有。
但可传之子孙。
不可私以与后。
高宗因止。
来济上官仪李元义。
进士也。
后为宰相
助长孙太尉河南共摧武后者。
突厥入塞。
免冑战死。
革废武后召。
元义助处俊言。
不可以位与武后
娄侍中师德
进士也。
吐蕃强盛。
监察御史
以红抹额
以猛士诏衣皮裤。
率士屯田。
积谷八百万石。
二十四年西征。
兵不乏食。
荐狄公为相。
中宗房陵
立为太子
汉阳王张公柬之
进士也。
年八十为相。
驱致四王。
手提社稷。
上还中宗
郭代公元振
进士也。
凉州仅十五年。
北却突厥
西走吐蕃
制地一万里。
握兵三十万。
氏惕息。
不敢移唐社稷。
魏公知古
进士也。
宰相
太平公主谋以佐元宗
及卒也。
宋开府哭之曰。
叔向古之遗直。
子产古之遗爱。
兼而有者。
其魏公乎。
姚梁公元崇登第。
下笔成章举首。
元宗起中兴业。
凡三十年。
天下几无一人之狱。
宋开府璟
进士也。
与姚唱和。
开元太平者。
刘幽求制策科
元宗徒步诛韦氏立睿宗者。
苏氏父子。
进士也。
大许公为相于武后朝。
酷吏中不失其正。
中宗朝诛反贼郑普思于韦后党中。
小许公元宗朝。
号为苏宋
张燕公说制策科
张易之兄弟。
睿宗元宗监国
竟诛太平公主
招置学士
开内学馆。
元宗好书尚古。
封中太山祀后土。
因燕公也。
张曲江九龄。
进士也。
李林甫牛仙客
张守圭不斩安禄山
谪老南服。
年未七十。
张巡进士也。
凡三入判等。
以兵九千守睢阳城凡周岁。
拒贼十三万兵(出天宝杂记)
使贼不能东进尺寸。
以全江淮。
元和中宰相河东司空中书令裴公。
进士也。
裴公仍再得宏辞制策科
贞元时
河北叛。
齐蔡亦叛。
阶此蜀亦叛。
吴亦叛。
其他未叛者。
皆高下其目。
熟视朝廷希向强弱而施其所为。
司空公始相宪宗
废权倖之机牙。
令不得张。
收敛百职。
归于有司。
节度使出朝廷。
不由兵士(始自抚州除袁相为滑州三月无帅三军无事宪宗始信之自此不用贞元故事以行军副使大将军节度使
拔取沉滞。
各还其官开州唐舍人职方郎中知制诰饶州李赵公考功郎中知制诰贞元中皆十馀年迁逐其他似谪者亦皆当叙用也)
然后西取蜀。
东取吴。
天下仰首。
始见白日。
裴公抚安魏博。
使田氏尽归六州。
元和中剪蔡剧贼。
于洛师胁下招来常山
质其二子。
以累其心。
取十三城。
使不得与齐交手为寇。
因诛师道。
河南尽平。
当是时。
天下几至于太平。
凡此十九公。
皆国家与之存亡安危治乱者也。
不知科第之选。
复何如也。
至于智效一官。
忠立一节。
德行文学
不可悉数。
董生云。
春秋之义。
变古则讥之。
傅说高宗曰。
监于先王成宪。
其永无愆。
故殷道复兴。
鸿雁美周宣王能复先王之道。
西汉魏相汉宣帝为中兴。
但能奉行汉家故事。
姚梁公元宗
亦以务举贞观之法制耳。
自古及今。
未有背本弃古而能致治者。
昨获览三郎秀才新文凡十篇。
数日在手。
读之不倦。
其旨意所尚。
皆本仁义而归忠信。
加以辞彩遒茂。
皎无尘土。
况有诚明长厚之誉于千人中。
傥使前五六年得进士第
今可以出入谏官御史
助明天子为治矣。
古人云。
三月不仕则相吊。
安有凡五六年来选取进士
施设网罟。
如防盗贼。
言子弟者。
噎哑抑郁。
思一解布衣。
下士齿。
厥路无由。
于古未前闻也。
某因览三郎文章。
不觉发愤。
略言大槩。
干触尊重。
无任惶惧。
某再拜。
田正言(二)1044年 北宋 · 王安石
 出处:全宋文卷一三九一、《临川先生文集》卷七六、《文编》卷四六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某闻公卿大夫,才名与宠兼盛于世,必有大功以宜之,否则君子撝之。
执事姿略颖然出常士之表,应进士中甲科,举方正为第一。
将朝车通举刺史事,又陈善策,得玺书召。
名与宠不已兼盛于世邪?
所未较著者功尔。
本朝太祖武靖天下,真宗以文持之,今上接祖宗之成,兵不释翳者盖数十年,近世无有也。
所当设张之具,犹若阙然。
重以羌酋梗边,主上方览众策以济之
天下举首戴目,属心执事者难以一二计。
执事议者曰:「朝廷藉不吾以,宜且自赞以植显效,酬天下属己之意。
矧上惓惓然命之乎?
此固策大功之会也」。
抑闻之:「峣峣者易缺,皦皦者易污」。
执事才名与宠,可谓易污、易缺者,必若策大功,适足宜之而已,可无茂邪?
恭惟旦暮辅佐天子秉国事,修所当设张之具,复边人于安,称主上所以命之之意,使天下举首戴目者,盈其愿而退,则后世之书,可胜传哉!
董仲舒有是才名,顾不获此宠;
公孙季有此宠,不成此功。
有此宠而成此功者,宜在执事,不宜在它。
草鄙之人,不达大谊,辱奖训之厚,敢不尽愚!
雷庙记 宋 · 李永年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九六、道光《广东通志》卷一五一
环九州山林川谷之神,以功血食,载于典章,类固不一。
而雷独得因神名州,其灵迹伟异,庙祀隐然,振辉海上,旧矣。
伪汉之世,号雷神为灵顺明昭德王,本朝熙宁九年,从郡守请,诏封威德王
按《图志》与丁丞相谓,旧庙本在西南山冈,梁开平中,庙随州徙。
又二年,一夕,飓风暴作,宇内失二梁所在,举郡骇异。
寻访,乃迁于石神之庙号英榜山者
人知神之意,即地建庙,与石神相并。
雨师风伯,鼓轮电火,咸有位序。
而山形俯视城社,峻峙岑郁,实一郡之望。
五代至今,庙貌虽称,徙至是,神居妥安,又二百三十馀年矣。
比岁以来,海气疏达,民服稼穑,商舶上下,风云平善
凡休咎动息,惟神是告,公私承事益勤。
而庙以岁久不治,楹栋倾欹、像貌剥落,酾酒割牲,至者觖望,以为不称。
绍兴辛未十月,前郡守临川戴公,率吁众志,命县令朱琬、郡进士王伦庀役,始大新之。
前庙后寝,重扉周庑,官庐像卫,品式备具。
富者献其地、壮者效其力。
明年七月郡守番禺王公继至,谒款祗肃,凡前人意所未至,益规度之。
民大悦。
十月告成,凡用工二万,为屋九十间。
森然华焕,视旧丕变。
乃书见属不腆之文,俾记其事,甚盛举也。
戴侯名克仁字希颜
黄公勋字元功
皆以考绩为二千石云。
戴氏桃源世谱序 南宋 · 王应麟
 出处:全宋文卷八一九九、《深宁先生文抄摭馀编》卷一、《至正四明续志》卷一一、四明文献录
昔闻之东涧汤公:自契敷五教而人伦始明,是以学问渊源在。
商汤学于伊尹高宗学于甘盘,曰仁曰诚曰学,皆自商始。
箕子以之陈《洪范》,传之正考父,校名颂以《那》为首,而圣王之传恭可见,至夫子而集大成。
氏本殷氏,故东涧之言云尔。
戴氏出宋戴公,亦商后也。
盈之、不胜见孟子书。
谯国有逵,君于剡川,明之有戴,岂其苗裔与?
余观《桃源世谱》,第进士者六人,特科二人,名荐书上礼部者踵相蹑也。
诗书文献之美,孝友淳实之风,楼、袁、沈诸老先生称述详矣。
庸斋、大府卿埙,伯仲接武儒科,先后持节将漕,为衣冠光韪。
离离,故家与国升降。
虽然,义理在人心,万古不磨,纲常在宇宙,亿世不泯。
伏生、申公、高堂生之经学,士不以秦而贱;
万石君家之孝谨、鲁两生之节操,俗不以秦而薄。
言良贵者不以人爵,言不朽者不以世禄,修其在我而已。
世有升降,道有隆污,绍闻德言,各敬尔身,弗遏佚前人光。
吕成公所谓素风存,则凛凛乎若奉槃水而涉春冰,昼诵夜思,无忝所生,可不懋哉!
因书以遗戴倩泳,其纂乃祖考无斁。
澄怀园十友图丙辰 清 · 祁寯藻
 押先韵 出处:䜱䜪亭后集卷六
此图道光二十三年滨州杜文正公江阴君俊所作也。澄怀园在禁园东如意门外,雍正三年赐内廷翰林居之桐城张文和公康熙间赐书「澄怀」二字名园。园庐凡十馀区,皆环水南向。百馀年间屡经修葺改移,独近光楼岿然尚存。中央一区,老屋三间,具翚飞状,盖亦旧址。十友者,文正公道光癸未进士)与平湖徐惺庵士芬嘉庆己卯进士)、黄县贾筠堂桢道光丙戌进士)、吴县吴崧甫钟骏萧山朱桐轩凤标(俱壬辰进士)、武进丁诵荪嘉葆(戊戌进士),同直上书房;钱塘戴鹿床熙壬辰进士)、泾县张筱浦芾、昆明何根云桂清(俱乙未进士)及寯藻嘉庆甲戌进士),同直南书房。其步石而前者,崧甫也;近光楼下倚石垂钓者,筱浦也;旁坐石床者,根云也;隔荷桥倚树立者,筠堂也;离立者,荪也;对面持卷雅步,若笑而迎者,文正公也;前轩罗书册坐而抚膝者,寯藻也;对坐展卷者,惺庵也;重冈逶迤,凉翠沦漪,小艇载书,纵篙所之,二客翛然若语若思,右则桐轩,左则鹿床也。图长一丈,高尺馀,楼馆、花木、水石诸胜,略具大概,盖仿《澄怀八友》而作。《八友图》石刻拓本,昔曾见之。又按,汉阳叶云素先生《谹林馆诗集》附记,乾隆丙子岁漳浦蔡文恭公以少司寇乞养将归,图其同直七人:介休梁少詹事锡玙钱塘周学士玉章会稽周学士长发武进程少司马景伊安州陈副都御史德华无锡张编修泰开、长白少司马观保,为《澄怀八友图》。徽州汪文端公作记,武进刘文定公仿少陵体作歌。越九年甲申,图中人惟无锡张公仍内直,其七人或迁或归。至是陆续入直,又得七人,则星斋陈公海住金公文园李公抱经卢公金圃谢公敬堂倪公晓园汪公也。据记,则澄怀八友似有后图,未之见也。图成于癸卯之秋,时寯藻兼直枢廷,移居双桥僧寺,同直诸公时复过从,曾和文正诗有「空惭少陵句,归院柳边迷」之句,盖忆澄怀旧居也。当时同人官职未及叙记。今筠堂已跻端揆桐轩司农根云开府浙江,筱浦中丞再起督军皖南,鹿床少司马告归,而惺庵崧甫侍郎庶子,俱归道山。壬子岁文正公以勘办山东江南赈务,终于旅次。功在天壤,名在国史,至今望之,已如古大臣矣。而寯藻亦以老病,蒙恩致仕。追念十馀年前,名园胜侣绘图之乐,恍如梦境。披卷枨触,能不慨然?昔武进刘公以漳浦作图,缱怀石交,推一膜之爱以联之,是道德文章所维系而不可已。今文正公作斯图,以纪一时盛会,而寯藻以同年同直,亦遂获附骥尾,以传于后。且乐观我公椿庭期颐寿考之庆,公子昆弟接武济美,文章勋业正未有艾,则揽斯图也,见性情之真,增气谊之重,岂第步趋前辈风流,为翰林主人添一故事已哉?寯藻既为叙其颠末,复长歌以咏叹之,质之继园枢密司空云巢少宗伯,以为有所感焉可也,以为有所忻慕焉亦可也。咸丰六年岁次丙辰中秋日,致仕大学士寿阳祁寯藻记。
玉堂金殿蓬莱仙,端揆今居百寮先。
坐论馀暇来三天,静观独契图书渊武英殿大学士贾公。)
司农亦掌九府权,海漕既集思丰年。
安得耕凿销戈鋋,从容鴹步花八砖户部尚书朱公。)
越中开府南斋贤,高才硕画心力专,保障且及邻境边浙江巡抚何公。)
皖南使者名并传,昔抚豫章城守坚,公望定卜恩再迁(前江西巡抚、今督办皖南军务张公。)
烟波钓徒书画船,孤山野鹤飞翩翩,岂知旧巢阿阁巅(前兵部侍郎戴公。)
手汲修绠心寒泉,学能经世书待编(故侍郎顺天学政徐公。讲求西北水利,余曾为《孚井》诗纪其事。)
六书理董群经研,仙骨信有灵山(故侍郎、浙江学政吴公。有《游雁荡图》。)
乘槎一去竟不旋,黔西一客尤堪怜(故庶子贵州学政丁公。)
伟哉师道尊讲筵录图授学帝所虔。
功成名立终乾乾,馀事活民万亿千。
我公虽归家庆延,灵椿春秋逾彭篯,玉树竞茂芝兰骈。
披图光霁清且妍,池馆仿佛开碧鲜(尝为文正书「碧鲜馆」额。)
众宾笑语衣袂联,妙绘直追百年前太师文正公。)
公子访旧城南偏,袖出一丈横波烟。
䜱䜪亭叟老病孱,洗眼谛观不能眠。
江湖浩渺心旌悬,小园雨迹青苔穿。
东阳诗客曾随肩,画外题字犹拳拳沈朗亭侍郎为题卷首,朗翁亦两书房旧雨也。)
吴生写照秋月圆,对影须发惊萧然,作歌惭附八友篇(寯藻。)